科普香蕉橙子吃到病危嚇得我趕緊收起了水果
今天來聊聊一篇關于科普香蕉橙子吃到病危嚇得我趕緊收起了水果的文章,現(xiàn)在就為大家來簡單介紹下科普香蕉橙子吃到病危嚇得我趕緊收起了水果,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
香蕉、橙子,都是我們最熟悉的甚至是從小吃到大的水果。不但我們在吃,連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甚至某一代的祖宗也都吃過,那你聽說過誰吃香蕉和橙子吃到病危的嗎?
最近就有這么一個新聞,陜西西安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因在一周之內(nèi)吃了五斤香蕉和五斤橙子而感到四肢麻木、極度困乏,送醫(yī)不久醫(yī)生就下了病危通知書。
這是怎么了?食物中毒?還是十斤水果撐著了?
都不是,這位老人是因吃了太多的含鉀水果而引發(fā)了高鉀血癥,患病的根源是他的腎不好。
不要想歪,不是中醫(yī)上說的那個縱欲過度的腎,而是負責制造尿液的腎。
腎,兩個豌豆形狀的器官。多數(shù)人知道它是一個負責制造尿液的器官,其實腎臟還有一個作用是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其他一些物質(zhì)的含量,比如鉀元素。
鉀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之一,它可以控制神經(jīng)的活動、維持滲透壓穩(wěn)定等,但是,體內(nèi)的鉀并非多多益善,若攝入過多,身體就要想辦法將之排出,這時就需要腎臟出馬了。
在正常狀況下,身體90%的鉀離子都是通過腎臟排走的,腎小管會對鉀離子進行定向運輸,將其變成尿的一部分排出體外。
如果腎功能異常,腎小管不能有效運輸鉀離子,那么這些鉀離子就會跟著流經(jīng)腎臟的血液再回到身體中,導致血液中的鉀離子濃度升高。當血液中的鉀離子濃度高于5.5mmol/L時(也有部分醫(yī)療標準將這個值定為5.0mmol/L),這個人就患上了高鉀血癥。
過多的鉀離子會聚集在細胞外,影響細胞膜兩側的電位差,對于一般細胞來說,這算小事,但對于神經(jīng)細胞、心肌細胞這些需要電流來調(diào)節(jié)活動的細胞,不正常的電位差可是要命的。
它可以引起神經(jīng)細胞的過度興奮、心肌細胞的損傷,進而引起肢體麻木、心律失常、痙攣嘔吐,最終導致人體死亡。
要預防高血鉀癥,根本方式是治療腎。不過,受制于醫(yī)療技術和病人的實際情況,有時候患者可能無法完全修復自己的腎,這時候只能控制飲食,避免從食物中攝入過多的鉀元素。
不幸的是,許多一直被宣傳為對身體有好處的食物恰恰富含鉀元素,比如能補碘的海帶、好吃的香蕉、橙子,夏天的消暑圣品西瓜,以及富含纖維和蛋白質(zhì)的黑豆等,稍有不慎就會食用過量。
此外,還有一個調(diào)味品也是富含鉀的“危險品”——低鈉鹽。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因為過多的氯化鈉不利于健康,科學家就發(fā)明了一種低鈉鹽。
它是以碘鹽為基礎、輔以氯化鉀和硫酸鎂。這種鹽降低了氯化鈉的含量,卻不影響咸味,因此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但低鈉鹽食用過多,也可能導致鉀元素的過度攝入,引起高血鉀癥。
總之,負責清理垃圾的器官不好,吃什么都得悠著點。
相信通過科普香蕉橙子吃到病危嚇得我趕緊收起了水果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