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言的成語有哪些
標題:帶“言”字的成語及其含義
成語是漢語中一種獨特的表達方式,它通常由四個漢字組成,具有豐富的歷史內(nèi)涵和文化價值。其中,“言”字在許多成語中出現(xiàn),這些成語不僅富有哲理,還形象生動地描述了各種場景與情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些含有“言”字的成語。
一、直言不諱
【拼音】zhí yán bù huì
【釋義】直率地說話,毫無隱瞞。
【出處】《后漢書·孔融傳》:“言無禁忌,直言不諱?!?/p>
二、言而有信
【拼音】yán ér yǒu xìn
【釋義】說話算數(shù),守信用。
【出處】《左傳·宣公十五年》:“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三、言不由衷
【拼音】yán bù yóu zhōng
【釋義】說的話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指心口不一。
【出處】《左傳·隱公三年》:“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言之無實,行而不信?!?/p>
四、言行一致
【拼音】yán xíng yī zhì
【釋義】說的和做的完全一致。
【出處】《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夫子為衛(wèi)君乎?吾將仕矣。曰:‘諾。’既而告人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言之無實,行而不信?!?/p>
五、言歸于好
【拼音】yán guī yú hǎo
【釋義】指雙方恢復(fù)友好關(guān)系。
【出處】《左傳·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言歸于好?!?/p>
六、言過其實
【拼音】yán guò qí shí
【釋義】話說得過分,超過了實際情況。
【出處】《后漢書·孔融傳》:“言過其實,君子恥之?!?/p>
七、言簡意賅
【拼音】yán jiǎn yì gāi
【釋義】言語簡單明了,意思卻很深刻。
【出處】《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p>
以上只是部分帶“言”字的成語,它們不僅體現(xiàn)了漢語的魅力,也蘊含著深刻的哲理。通過學(xué)習(xí)這些成語,我們不僅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