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詩人王勃創(chuàng)作的一首送別詩,也是其代表作之一。這首詩不僅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還蘊含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展現(xiàn)了唐詩的高遠意境。
全詩如下:
```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詩中首聯(lián)“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描繪了送別的場景。長安城巍峨壯麗,四周有三秦大地環(huán)繞,而遠方的五津則籠罩在朦朧的風煙之中。這一句通過對比近景與遠景,既點明了送別的地點,又營造出一種蒼茫遼闊的氛圍,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廣袤天地之間。
頷聯(lián)“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直接切入主題,抒發(fā)了詩人與友人即將分別時的感慨。兩人同為宦游之人,在仕途上奔波漂泊,彼此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和心境。這種共鳴拉近了兩人的距離,也為后文的情感升華奠定了基礎。
頸聯(lián)“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全詩的核心所在,也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它突破了傳統(tǒng)送別詩的哀傷基調(diào),用豁達的語言告訴友人:真正的友誼不會因空間的阻隔而改變,即使身處天涯海角,也如同鄰居一般親近。這句詩充滿哲理意味,體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尾聯(lián)“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則進一步勸慰友人不必過于悲傷。在岔路口告別的時刻,不要像普通的小兒女那樣淚濕衣襟,而是要以堅定的姿態(tài)面對未來的挑戰(zhàn)。這不僅是對友人的鼓勵,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激勵。
整首詩語言凝練優(yōu)美,情感真摯動人,既有對友情的珍視,又有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它不僅是一首送別之作,更是一曲關于人生哲理的贊歌,至今仍能引發(fā)人們強烈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