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馬的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關(guān)馬的成語故事)
大家好,我是小東,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有關(guān)馬的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關(guān)馬的成語故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指鹿為馬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
2、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
3、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準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對他的人。
4、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只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
5、”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里是馬,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里一只鹿,你怎么說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請陛下看清楚,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
6、”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么會長角呢?”趙高一轉(zhuǎn)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7、”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這個趙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只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只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8、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后被趙高所害。
9、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說明書而不是馬。
10、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后,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11、 伯樂相馬 傳說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
12、在人間,人們把精于鑒別馬匹優(yōu)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13、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
14、由于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干脆稱他為伯樂,一直到現(xiàn)在。
15、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托,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
16、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17、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仔細尋訪盛產(chǎn)名馬的燕趙一帶,辛苦倍至,但還是沒發(fā)現(xiàn)中意的良馬。
18、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
19、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
20、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
21、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么。
22、伯樂立刻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23、 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
24、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25、” 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于是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26、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
27、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
28、”千里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鐘石磐,直上云霄。
29、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
30、伯樂指著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
31、” 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么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zhàn)場嗎?” 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喂養(yǎng)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
32、只要精心喂養(yǎng),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fù)體力。
33、” 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
34、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35、 后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
36、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了。
37、 馬革裹尸 馬援是東漢名將。
38、他年輕時當官。
39、有一次,他放走了一個囚犯。
40、他自己逃到甘肅一個僻遠的鄉(xiāng)村。
41、 漢光武帝時,他奔赴沙場抵御外族侵略。
42、他抗匈奴伐交趾,屢建戰(zhàn)功。
43、光武帝封他為“伏波將軍”。
44、 不久,“威武將軍”劉尚在貴州陣亡。
45、消息傳來,光武帝十分擔憂那里的戰(zhàn)局。
46、馬援年過花甲,卻自愿請求出征。
47、他說:“好男兒為國遠征,以馬革裹尸還葬!”他出兵貴州,勇挫敵兵,后來不幸病死在戰(zhàn)場。
48、 “馬革裹尸”是指犧牲在戰(zhàn)場上,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
49、形容英勇殺敵,不怕死在疆場上。
50、 馬首是瞻 春秋時,晉國聯(lián)合齊魯?shù)葒黄鸱デ亍?/p>
51、晉國大將荀偃任三軍統(tǒng)帥,指揮聯(lián)軍。
52、聯(lián)軍人多心雜,到了涇水邊誰也不肯先渡河。
53、后來魯軍帶頭泅渡,聯(lián)軍才隨后跟上。
54、 秦軍為了阻止聯(lián)軍渡河,悄悄在河里投下毒藥。
55、聯(lián)軍飲了河水,大批士兵中毒身亡。
56、于是,人心惶惶,聯(lián)軍亂作一團。
57、幾天后,聯(lián)軍才渡過涇水在榆林扎營。
58、 荀偃下令道:“明天雞鳴出兵,唯余馬首是瞻!”聯(lián)軍說:“干嗎都要跟著荀偃的馬頭跑呢!”荀偃哭笑不得,只好隨他們各行其是。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