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們應該根據自己的真實實力和當前的求職大環(huán)境對自己進行正確地評估
近日,一篇《為留學賣掉了大明湖畔的小院,海歸女碩士卻找不到滿意工作,決定再考博……》的新聞可以說是刷爆網絡,再一次引發(fā)大家關于留學價值的激烈討論。
濟南女孩曉曉(化名)來到澳大利亞學習傳播學五年,花費近200萬,父母甚至為此賣掉了一套大明湖畔的小院。原本以為“出國就鍍一層金”,但是事與愿違,回國之后的曉曉才發(fā)現,未來看似金光大道,但是不知道如何走下去,眼前無從下腳。“實習期間一個月的基本工資拿到手的不到2000,確切點說是1300”,不吃不喝干20年,正好可以抵上在澳大利亞一年的研究生學費。
不少留學生回國也和曉曉一樣心理有落差,感到迷惘。在她的想象中,自己應該是一位新聞女戰(zhàn)士,“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F實卻差距太大,“最讓我受不了的不是工資,是工作本身。因為工資后期肯定會漲,也會有提成,是這份工作沒什么意思,每天就是跟著老師出去采訪一些雞毛蒜皮,所學的東西也用不上,完全發(fā)揮不了自己的價值”。
在歸國大潮下,海歸光環(huán)減弱,求職越來越難。根據2017年的數據,我國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48萬余人,創(chuàng)歷史新高。其中不足50%的海歸在回國一個月以內找到工作,5%的海歸需要6個月及以上時間找工作,33%的人第一份工作稅前月薪6000以下,50%以上的海歸表示薪資與期望不符,只有 12% 海歸回國求職月薪在15000元以上。
留學時積極融入國外環(huán)境,提升自己。留學生們應該主動融入當地環(huán)境,在不同的文化碰撞中培養(yǎng)自己的全球視野,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溝通能力等等。畢竟相比于國內應屆生這些都是留學生的獨特優(yōu)勢。AO史密斯海外招聘負責人趙毅表示,首先看重的是海歸的獨立和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留學生們不要再待在舒適圈和其他留學生一起“抱團”了,積極融入海外生活,把留學優(yōu)勢最大化。
課余時間可以積累海外工作經驗,為簡歷加分。提前做好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充分利用海外留學的地理優(yōu)勢,進行和未來職業(yè)方向匹配度高的海外實習。一份高含金量的實習經歷可以讓你從眾多的面試者中脫穎而出。
求職時應該調整心態(tài),拒絕眼高手低。國內外情況不同,海歸們應該根據自己的真實實力和當前的求職大環(huán)境,對自己進行正確地評估,同時也要認清自己職場菜鳥的身份,調整心態(tài)避免落差太大。就像網友評論濟南女孩曉曉:“姑娘就算柴靜也不是一開始就能拿著話筒沖鋒在第一線的,無關學歷,無關能力,你對工作的思維不對,當你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中一點點證明自己后,單位才會才敢把大的工作交給你,一個地方干一兩個月哪個會把重要的任務交給一個沒證明過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