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消化科知識:什么是急性胃擴張
目前關于到醫(yī)學消化科知識:什么是急性胃擴張這一類的信息是很多小伙伴們都非常關心的,很多人也是經常在搜索關于醫(yī)學消化科知識:什么是急性胃擴張方面的信息,那么既然現在大家都想要知道此類的信息,小編就收集了一些相關的信息分享給大家。
一 概述急性胃擴張是指胃及十二指腸在短期內有大量內容物不能排出,而發(fā)生的極度擴張,導致反復嘔吐,進而出現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死亡。本病多在手術后發(fā)生,亦可因暴飲暴食所致。兒童和成人均可發(fā)病,男性多見。
二 病因1.腹腔、盆腔手術及迷走神經切斷術
可直接刺激軀體或內臟神經,引起胃的自主神經功能失調,胃壁的反射性抑制,造成胃平滑肌弛緩,進而形成胃擴張;上腹部挫傷或嚴重復合傷時,急性胃擴張的發(fā)生與腹腔神經叢受強烈刺激有關;麻醉時氣管插管、術后給氧及胃管鼻飼,亦可產生大量氣體進入胃內,形成胃擴張。
2.疾病狀態(tài)
以下疾病均可引起本?。何概まD、嵌頓性食管裂孔疝、十二指腸雍積癥等;脊柱畸形、環(huán)狀胰腺、胰腺癌等壓迫胃的輸出道;軀體部上石膏套后引起的石膏套綜合征所致;情緒緊張、劇烈疼痛、精神抑郁等引起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胃張力減低或排空延遲;抗膽堿能藥物的應用、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傷、尿毒癥等均可影響胃的張力和胃排空。
3.暴飲暴食
也可引起急性胃擴張。
三 臨床表現病人發(fā)病初期覺上腹飽脹、上腹或臍部疼痛,一般為持續(xù)性脹痛,可有陣發(fā)性加重,但多不劇烈。繼之則出現嘔吐,為胃內容物,量不多,后發(fā)作頻繁,雖多次嘔吐但腹脹不減。嘔吐物常為棕褐色酸性液體,潛血試驗陽性。發(fā)病早期可有少量排氣、排便,后期大部分病人排便停止。病人覺口渴、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嚴重者可出現休克。如胃壁穿孔則出現劇烈腹痛。
腹部查體可見腹部高度膨隆,上腹部尤顯著,有時可見擴大的胃型,有振水音,腸鳴音多減弱或消失。
四 檢查1.血常規(guī)
白細胞總數常不高,但胃穿孔后白細胞可明顯增多并有核左移。因大量體液丟失致血液濃縮,故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增高。
2.血清電解質
血鉀、鈉、氯降低。
3.血氣分析
可發(fā)現嚴重堿中毒表現,二氧化碳結合力可增高。
4.血生化
非蛋白氮升高。
5.尿常規(guī)
尿比重增高,可出現蛋白和管型等。
6.X線檢查
(1)立位腹部平片顯示上腹部有均勻一致的陰影,巨大的胃泡液平面、充滿腹腔的胃影及左膈肌抬高;
(2)稀鋇造影顯示鋇劑進入擴張的胃腔內,可見增大的胃及十二指腸的輪廓,還可發(fā)現十二指腸梗阻,鋇劑不能進入。
7.腹部B超
可見胃擴張,胃壁變薄,胃內若有大量液體潴留,可測出液體量及其體表投影。
五 診斷手術或暴飲暴食后,出現上述嘔吐現象,并有上腹脹滿、振水音,即應考慮急性胃擴張;如腹部X線平片見胃影增大,上腹部巨大液氣平面,或胃管吸出大量液體,即可確診。
六 鑒別診斷1.彌漫性腹膜炎
腹部雖可膨隆,但有腹膜炎體征,壓痛及反跳痛,板狀腹,患者有發(fā)熱和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但急性胃擴張的病人發(fā)生胃穿孔時亦可出現急性腹膜炎。
2.機械性腸梗阻
常有腹部絞痛,陣發(fā)性加重,并可聞高亢的腸鳴音,腹脹早期不顯著,嘔吐物為腸內容物。立位腹平片可見多數擴張的呈梯形的液平面,胃管吸出胃內容物后癥狀不緩解。
3.急性胃炎
急性胃擴張如發(fā)生于飽餐后,有頻繁嘔吐及上腹痛。但急性胃炎腹脹不顯著,嘔吐后腹脹減輕。
七 治療1.內科治療
(1)禁食、禁水,應予禁食禁水,以免加重胃擴張。
(2)洗胃,可用等滲鹽水洗胃,直至吸出正常胃液為止。
(3)持續(xù)胃腸減壓,持續(xù)胃腸減壓,直至嘔吐、腹脹癥狀消失,腸鳴音恢復為止。
(4)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
(5)積極抗休克治療。
(6)癥狀緩解后可試進流質飲食。
2.外科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指征:
(1)內科治療8~12h效果不明顯。
(2)有十二指腸機械性梗阻。
(3)合并胃穿孔、大量胃出血者。
(4)胃功能長期不能恢復,稍進飲食即出現胃潴留者。
手術方法一般先做胃壁切開術,清除胃內容物,將壞死部分胃壁作內翻縫合。不能作內翻縫合時,可考慮胃部分切除術。胃功能長期不能恢復,可做空腸造瘺以維持營養(yǎng)。
八 預防胃急性擴張若治療不及時,病死率可高達60%。在腹部大手術后,采用胃腸減壓以防止其發(fā)生。長期疲勞、饑餓后,應少量多次進餐,逐步適應,避免暴飲暴食對預防急性胃擴張亦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