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的詩意是什么
最近越來越多的小伙伴對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的詩意是什么這方面的問題開始感興趣,因為大家現(xiàn)在都是想要了解到此類的信息,那么既然現(xiàn)在大家都想要知道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的詩意是什么,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針對這樣的問題做個科普介紹吧。
烏云上涌,就如墨汁潑下,卻又在天邊露出一段山巒,明麗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飛濺入船。忽然間狂風(fēng)卷地而來,吹散了滿天的烏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鏡,明媚溫柔。
古詩原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代: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古詩賞析
第一句寫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還未來得及把山遮住。中把烏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第二句寫雨:白亮亮的雨點落在湖面濺起無數(shù)水花,亂紛紛地跳進(jìn)船艙。用“跳珠”形容雨點,有聲有色。一個“未”字,突出了天氣變化之快;一個“跳”字,一個“亂”字,寫出了暴雨之大,雨點之急。第三句寫風(fēng):猛然間,狂風(fēng)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剎時雨散云飛。“忽”字用得十分輕巧,卻突出天色變化之快,顯示了風(fēng)的巨大威力。
最后一句寫天和水:雨過天晴,風(fēng)平浪息,詩人舍船登樓,憑欄而望,只見湖面上天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樣的明凈,一色的蔚藍(lán)。風(fēng)呢?云呢?統(tǒng)統(tǒng)不知哪兒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發(fā)生似的。
作者簡介
蘇軾是宋代文學(xué)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