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階思維教育家將思維過程具體化為六個教學目標
2022年1月10整理發(fā)布:什么是高階思維教育家將思維過程具體化為六個教學目標,包括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和創(chuàng)造,其中 記憶、理解、應用屬于低階思維,是較低層次的認知水平,主要用于學習事實性知識或完成簡單任務的能力;
而分析、綜合、評價和創(chuàng)造屬于高階思維,是發(fā)生在較高認知層次上的心智活動或認知能力。
對于大部分孩子應該還停留在低階思維階段,那么怎么培養(yǎng)孩子的高階思維呢?
今天小美媽就給大家分享一套由Evan Moor 出版的高階思維練習冊,這套練習冊是許多老師的心頭好。尤其是在天才班,老師們更是常常拿它當做一份思維訓練的寶典!
這套練習冊圍繞著孩子的高階思維能力而展開,將思維能力一共分成了66個類別。
其中的有些思維能力不僅小朋友們亟待培養(yǎng),就連我們大人也需要。
資源介紹
這套練習共6冊,每冊分為30周,每周是5個思維訓練,一天一個,一本書是就是一套為期150天的系統(tǒng)思維訓練。
下面給大家舉例介紹幾個思維練習內容:
1. Arrange 排列思維
排列訓練的是孩子的順序思維,讓小朋友理解事物的先后順序,比如下面一年級的練習冊中,讓孩子根據(jù)日期對事情進行排序,簡單的時間線還能培養(yǎng)孩子時間管理力。
大到一周一個月的計劃安排,小到刷牙的步驟,無一不體現(xiàn)孩子們排列思維。
2. Infer 推斷思維
Infer(推斷)能力需要孩子根據(jù)線索來推測原因,下面這個練習就是讓小朋友思考:為什么雪橇突然好拉了?通過分析線索,從而推斷出事情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
除了由結果推斷原因外,根據(jù)條件推測可能的結果也是孩子們需要掌握的技能。比如,下面的James要去露營,根據(jù)他準備的物品推斷出他要參與哪些活動呢?
3. Evaluate 評價思維
當孩子擁有像貓頭鷹一樣敏銳的耳朵,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這也需要他們批判性地看待貓頭鷹這一特點。
4. Hypothesize 假設思維
平常逛景點時,會發(fā)現(xiàn)許多奇奇怪怪的景觀。下面這個練習就是讓孩子們自己的想象來猜想:這些奇特景觀是如何形成的。
5.Sort 分類思維
這套練習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多學科、跨學科的融合, 涉及科目主要有英語、數(shù)學、科學、社會研究,訓練內容每天在這四科之間輪換,有時還會結合藝術和邏輯。
與Daily其系列一樣,高階思維這種“天天練”的方法,將任務分解到每天、積少成多,孩子容易入手,利于堅持,而且現(xiàn)成的學習計劃讓家長不焦慮,所以學習效果往往比較明顯,接受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