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會組織專題學習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會組織專題學習,赴國家博物館參觀“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執(zhí)行院長孫熙國、馬克思主義學院團委書記李石生及學會近30名成員參加了活動。
展覽現場合影
展覽以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題,分為偉大的變革、壯美篇章、關鍵抉擇、歷史巨變、大國氣象、面向未來等6個主題內容展區(qū),多角度、全景式集中展示改革開放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學會成員紛紛駐足,邊聽邊看,邊學邊記,紛紛感嘆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力量,深刻認識到我們黨的理論是正確的、黨中央確定的改革開放路線方針是正確的、改革開放的一系列戰(zhàn)略部署是正確的,深刻認識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光明前景,堅定了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認真參觀
北大馬克思主義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寧悅在參觀完后表示,看著一件件帶著歷史氣息的展品,我深切地體會到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40年來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舍的,而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用勤勞、智慧、勇氣干出來的!”,北大學子應當不忘初心,牢記青年使命,為人民的美好生活,為祖國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北大國家發(fā)展研究院2016級本科生王昱博認為,四十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奇跡”,從農村改革、城市改革到如今的全面深化改革,這是我們黨領導人民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取得的偉大勝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又一次成功運用。“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應當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立足中國實際,思考和解決當代中國問題,在開放的體系中學習、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求得真學問、做出真貢獻。”
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郭季豪說:“原來只能在書中看到的糧票,米票,油票,豆腐票今天終于看到了實物,作為90后沒有經歷過那段艱苦的歲月,但也了解,正是改革開放讓他們成為了了歷史。在北大的課堂和學會的交流會上我學習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改革開放是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實踐,改革開放的成功更加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開放性和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