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消化科知識:什么是胃印戒細胞癌
目前關于到醫(yī)學消化科知識:什么是胃印戒細胞癌這一類的信息是很多小伙伴們都非常關心的,很多人也是經常在搜索關于醫(yī)學消化科知識:什么是胃印戒細胞癌方面的信息,那么既然現(xiàn)在大家都想要知道此類的信息,小編就收集了一些相關的信息分享給大家。
一 概述胃印戒細胞癌是高度惡性腫瘤之一,約占胃癌的9.9%,具有侵襲力強,病程進展快,惡性程度高的特點。胃癌分為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細胞癌、腺鱗癌、鱗狀細胞癌、未分化癌等。其中,印戒細胞癌是一種含有大量黏液的特殊胃癌類型,由于細胞中充滿了黏液,把細胞核擠向了細胞的一側,使其外形酷似一枚戒指,故得其名。本病多發(fā)于中青年,特別是青年女性,大多數(shù)專家認為該病的發(fā)生可能和青年女性的雌激素代謝旺盛有關。
二 病理特點早期胃癌大體分型分三型:隆起型(Ⅰ、Ⅱa、Ⅱa+Ⅱc),平坦型(Ⅱb)及凹陷型(Ⅱc、Ⅲ、Ⅱc+Ⅲ、Ⅲ+Ⅱc)。早期胃印戒細胞癌大體類型以凹陷型為主,黏膜內癌所占比例多。進展期胃癌的病理分型,Borrmann分型分四型:Ⅰ型結節(jié)型;Ⅱ型潰瘍限局型;Ⅲ型潰瘍浸潤型;Ⅳ型彌漫浸潤型。進展期胃印戒細胞癌在臨床上傾向于彌漫性浸潤,且常伴有明顯的纖維化或硬化,如果發(fā)現(xiàn)較遲,常易浸潤整個胃,使整個胃壁硬化,而呈“皮革胃”,一旦發(fā)展到“皮革胃”這個階段,常屬胃癌中、晚期,預后差。
三 病因胃癌的病因較復雜,具體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認為是外界的致癌物作用于某些有缺陷機體的結果。下述因素關系密切:①環(huán)境因素;②生活與飲食習慣;③亞硝胺類化合物;④癌前期病變;⑤霉菌毒素;⑥遺傳;⑦吸煙;⑧幽門螺桿菌。
四 臨床表現(xiàn)早期多數(shù)患者無明顯癥狀,少數(shù)人有惡心、嘔吐或是類似潰瘍病的上消化道癥狀。疼痛與體重減輕是進展期患者最常見的臨床癥狀?;颊叱S休^為明確的上消化道癥狀,如上腹不適、進食后飽脹,隨著病情進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根據腫瘤的部位不同,也有其特殊表現(xiàn)。賁門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進行性吞咽困難;病灶在幽門附近的患者有幽門梗阻表現(xiàn);腫瘤破壞血管后可有嘔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癥狀。腹部持續(xù)疼痛常提示腫瘤擴展超出胃壁,如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腹水、黃疸、腹部包塊、直腸前凹捫及腫塊等。晚期患者常可出現(xiàn)貧血、消瘦、營養(yǎng)不良甚至惡病質等表現(xiàn)。
五 檢查1.X線鋇餐檢查
數(shù)字化X線胃腸造影技術的應用,目前仍為診斷本病的常用方法。常采用氣鋇雙重造影,通過黏膜相和充盈相的觀察作出診斷。早期患者的主要改變?yōu)轲つは喈惓?,進展期患者的形態(tài)與胃癌大體分型基本一致。
2.纖維胃鏡檢查
直接觀察胃黏膜病變的部位和范圍,并可獲取病變組織作病理學檢查,是診斷本病的最有效方法。采用帶超聲探頭的纖維胃鏡,對病變區(qū)域進行超聲探測成像,有助于了解腫瘤浸潤深度以及周圍臟器和淋巴結有無侵犯和轉移。
3.腹部超聲
在診斷中,腹部超聲主要用于觀察胃的鄰近臟器(特別是肝、胰)受浸潤及淋巴結轉移的情況。
4.螺旋CT與正電子發(fā)射成像檢查
多排螺旋CT掃描結合三維立體重建和模擬內腔鏡技術,是一種新型無創(chuàng)檢查手段,有助于本病的診斷和術前臨床分期。利用癌組織對于氟和脫氧-D-葡萄糖(FDG)的親和性,采用正電子發(fā)射成像技術(PET)可以判斷淋巴結與遠處轉移病灶情況,準確性較高。
六 診斷胃鏡及病理學檢查是胃印戒細胞癌早期診斷有效可靠的方法。
七 治療1.手術治療
(1)根治性手術原則為整塊切除包括癌灶和可能受浸潤胃壁在內的胃的部分或全部,按臨床分期標準整塊清除胃周圍的淋巴結,重建消化道。
(2)姑息性手術原發(fā)灶無法切除,為了減輕由于梗阻、穿孔、出血等并發(fā)癥引起的癥狀而作的手術,如胃空腸吻合術、空腸造口、穿孔修補術、姑息性胃切除術等。
2.化療
用于根治性手術的術前、術中和術后,延長生存期。晚期患者采用適量化療,能減緩腫瘤的發(fā)展速度,改善癥狀,有一定的近期效果。早期根治術后原則上不必輔助化療,有下列情況者應行輔助化療:病理類型惡性程度高;癌灶面積大于5厘米;多發(fā)癌灶;年齡低于40歲。進展期胃癌根治術后、姑息手術后、根治術后復發(fā)者需要化療。
常用的化療給藥途徑有口服給藥、靜脈、腹膜腔給藥、動脈插管區(qū)域灌注給藥等。常用的口服化療藥有替加氟、優(yōu)福定、氟鐵龍等。常用的靜脈化療藥有氟尿嘧啶、絲裂霉素、順鉑、阿霉、依托泊苷、甲酰四氫葉酸鈣等。近年來有紫杉醇、草酸鉑、拓撲酶抑制劑、希羅達、替吉奧等新的化療藥物用于胃癌。
3.其他治療
包括放療、熱療、免疫治療、中醫(yī)中藥治療等。本病的免疫治療包括非特異生物反應調節(jié)劑如卡介苗、香菇多糖等;細胞因子如白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等;以及過繼性免疫治療如淋巴細胞激活后殺傷細胞(LAK)、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等的臨床應用??寡苄纬苫蚴茄芯枯^多的基因治療方法,可能在本病的治療中發(fā)揮作用。